咨询热线 

028-8944284

当前位置:主页 > 新闻中心

3000万奖金无人领!江苏撒钱救足球,却遭“全省无中超”打脸
日期:2025-08-15    来源:九游会

江苏省体育局7月27日的一纸文件,在足球圈炸开了锅:未来中超冠军俱乐部能拿到3000万元重奖,亚军2000万,季军1500万,就连垫底的两支队伍也能分到400万。 这份覆盖中超、中甲、中乙和女足的全方位奖补政策,单是足球领域就预留了上亿元资金。

然而,政策刚发布就陷入尴尬,江苏目前连一支中超球队都没有。 2020年曾夺得中超冠军的江苏苏宁,因资金链断裂在夺冠次年解散;南通支云作为上赛季江苏独苗,又从中超降入中甲,彻底让江苏足球陷入“顶级联赛真空期”。 这份为职业俱乐部量身定制的“红包”,眼下竟全省无队可领。

奖金分配“明码标价”

奖补政策对成绩的标价极为细致:中甲冠军可获600万,中乙冠军200万;女足中超冠军奖金定为800万,远超其他球类项目。 实际受益的现有队伍包括:中甲第7名苏州东吴和第9名南京城市各获300万;中乙保级组第10名南通海门珂缔缘“躺赢”150万;江苏无锡女足凭女超第5名拿下200万。 对比篮球和排球,CBA男篮冠军奖金仅2000万,女排冠军750万,足球的扶持力度明显高出一截。

领钱门槛卡死降级队

想拿到钱必须满足两条硬杠:上赛季未降级,且下赛季继续参赛。 这直接封死了南通支云的申领通道——他们因上赛季从中超降级,按规则一分钱都拿不到。 球迷调侃这是“专治摆烂”,但也引发担忧:弱队若因资金不足降级,反而失去救命钱,可能陷入“降级即断血”的恶性循环。

近五年新增, 地域文化玩, 现有队伍包

苏超火爆反衬职业断档

江苏足球的尴尬处境与民间热情形成鲜明反差。 本土自创的“苏超”(江苏省城市足球联赛)场均观众达1.5万至3万人,碾压中甲上座率。 各市球队将地域文化玩到极致:徐州队化身“楚汉雄风”,南京队推出“盐水鸭”主题围巾,连云港门将被封“花果山猴王”,相关文创产品上架即售罄。 10元超低票价、开放外卖员、教师、村支书等草根球员参赛的机制,更让赛事化身全民狂欢。

青训体系暗藏复苏火种

政策撒钱背后,江苏足球真正的根基在青训。 全省已建成2374所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、376所足球特色幼儿园,近五年新增580个校园足球场。 南通海门珂缔缘俱乐部深耕青训13年,其培养的年轻球员正成为“苏超”赛场的核心力量。 但对比日本J联赛球队50%收入来自青训球员转会的成熟模式,江苏仅靠奖金输血显然不够。

商业引擎悄然启动

市场化运作已初见成效。

常州文旅甚至在主队输球后联动扬州景区,对扬州市民免门票一周,单场引流6万游客;淮安推出“百元球迷套餐”(含门票 餐饮 住宿折扣),上线秒空。

历史教训犹在眼前

老球迷对政策唏嘘不已:若江苏苏宁未解散,按新规其2020中超冠军、2021赛季参赛资格至少可换回3000万冠军奖 2000万亚军奖(假设次年亚军),累计超5000万。 而苏宁解散前三年总投入超60亿,资金链断裂后政府短期补贴杯水车薪。 如今豪掷亿元能否换来职业足球回归? 答案压在苏州东吴、南京城市等中甲队身上——它们成为江苏冲击中超的唯一火种。